新闻通知  》 新闻详细

第二届中国空气动力学大学征文通知(第二轮)

平台管理员      2022-04-13

第二届中国空气动力学大会征文通知

(第二轮)

各有关单位、个人:

为加强学术创新,引领学科发展,促进合作交流,全方位展示空气动力学领域创新成果,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空气动力学大会,是空气动力学界集中组织的一次全国性大会,首届大会的成功举办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经研究决定,第二届中国空气动力学大会(2nd Chinese Conference of Aerodynamics)将于202281719日在天津市举办。本次大会由空气动力学会主办,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承办,天津大学协办。

大会将设立主会场、专业分会场和专题研讨会。主会场将邀请国内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作大会报告,专业分会场将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相关专业委员会邀请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作主题报告并开展专业交流,专题研讨会将邀请领域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做前沿技术研讨。会议将评选35岁以下青年优秀论文,并向《空气动力学学报》、《实验流体力学》、《气体物理》等学术期刊推荐优先发表。

大会现开启第二轮征稿,新增加一个主题方向“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与多学科优化”,欢迎国内空气动力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在校研究生踊跃投稿并参加会议交流。

一、  会议组织机构

(一)大会主席

唐志共

(二)大会名誉主席

胡梅晓  王献雨

(三)学术委员会

任:唐志共

(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建国 王晋军 艾邦成

吕宏强 许春晓 李存标 李进学 吴文华

吴勇航 张伟伟 陈坚强

崔晓春 黄育群 黄章峰

(四)组织委员会

任:艾邦成

副主任:俞继军 孙勇堂 邓红俊

(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建国 李平坤  李进学

吴勇航 吴德松 陈坚强 倪章松 黄章峰

黄江涛  韩忠华

二、  征稿范围

(一)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

1.  大气边界层风特性以及气候与气候变化特征

2.  大气湍流与污染扩散

3.  风能资源评估与风功率短期预报和长期趋势预测

4.  钝体空气动力学

5.  高层和高耸结构、低矮建筑、特种结构抗风

6.  大跨空间结构和大跨度桥梁抗风

7.  计算空气动力学在风工程中的应用

8.  地面交通工具的空气动力学问题

9.  气动声学问题及噪声测量

10.    风洞及其试验技术

11.    其他(如体育运动的空气动力学问题)

联系人:黄汉杰,0816-2464708

(二)低跨超声速空气动力学

1.  飞行器推进/机体一体化

2.  流声振耦合与控制技术

3.  气动基础与应用研究

4.  气动试验设备与技术

联系人:王然,13708121331

(三)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

1.  高超声速新概念气动布局设计与验证

2.  极端环境高超声速气动力/热预测技术

3.  极端环境高超声速热结构与热防护技术

4.  高超声速风洞先进设备与测试技术

5.  高超声速飞行的大气参数测量与辨识技术

6.  极端环境多学科耦合分析及设计问题

7.  高超声速复杂干扰与多体分离问题

8.  高超声速复杂气体物理效应问题

联系人:刘畅,010-68743025

(四)计算空气动力学

1.  高精度与湍流

联系人:康虹,0816-2463034

(五)物理气体动力学

1.  复杂流动数值模拟

2.  界面不稳定性与流体混合

联系人:花海灵,010-59872365

(六)空气弹性力学

1.  气动弹性、流固耦合问题建模与方法

2.  非线性气动弹性

3.  气动弹性地面/风洞/飞行试验

4.  飞行器气动弹性分析、设计与控制技术

5.  发动机/风力机/直升机的气动弹性

6.  飞行器动载荷

联系人:季辰,010-68743224

(七)流动显示与流动控制技术

1.  PIV、PSP、视频等非接触式流动显示技术及其应用

2.  热线、探针等接触式流动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3.  数值流动显示技术及其应用

4.  微流动、生物流动、工业流动、化学反应、燃烧显示技术及应用

5.  主/被动流动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联系人:牛中国,16645120827

(八)风能应用技术与风力机空气动力学

1.  风力机空气动力相关性能(载荷、噪声、气弹等)评估及优化设计技术研究

2.  海上风力机(气--固)综合力学特性研究

3.  大气边界层特性及风资源评估研究

4.  风电场布局优化技术及对环境影响研究

5.  特殊和极端环境条件下风力机设计及应用技术研究

联系人:陈立,13990138086

(九)测控技术

1.  人工智能在测控技术中的应用

联系人:王若岚,0816-2464039

(十)无人机/导弹空气动力学

1.新概念气动布局设计

2.无人机/导弹相关的气动弹性设计

3.螺旋桨设计、计算与试验

4.无人机/导弹气动载荷分析

5.无人机/导弹进排气设计(常规/隐身进气道、冷却风道)

6.无人机增升装置设计、计算与试验

7.无人机/导弹环控设计

8.无人机防除冰设计

联系人:李歌今,13520043146

(十一)流动稳定性和转捩

1.  流动稳定性

2.  边界层转捩机理及转捩预测

3.  考虑高温真实气体效应的边界层转捩

4.  其他复杂环境下的转捩问题

联系人:苏彩虹,13820773082

(十二)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与多学科优化

1.  飞行器新概念气动布局技术;

2.  基于全局算法、代理模型的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理论、方法研究;

3.  飞行器气动外形伴随方程以及多学科伴随方程优化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4.  基于机器学习及智能优化方法的飞行器气动设计与多学科综合优化;

5.  数值优化在航空航天飞行器气动外形综合设计领域的应用。

联系人:韩忠华,029-88492704

黄江涛,0816-2465681

(十三)其他空气动力学相关主题

联系人:胡学琼,电话010-88538025

三、征稿要求

1.大会接收论文全文投稿和摘要投稿,摘要投稿不参与优秀论文评奖。论文摘要(Word文档)含图表不超过2页,篇幅字数1500-3000字;论文全文(Word文档)不限篇幅;格式附后。

2.本次会议是非涉密公开会议,投寄的论文由第一作者单位进行保密审查并同时提交审查证明,论文第一作者对论文保密问题负全部责任,本次会议不再作论文保密审查。

3.征文按主题分类征文,论文WORD文档文件名以“全文/摘要-主题序号-议题序号-作者姓名-单位”形式命名,例:“全文-主题三-议题2-王中华-单位.doc”。

4.论文可通过大会网站cca2022.cars.org.cn或电子邮箱cca_2022@163.com进行投稿,请勿重复投递,电子邮件请注明“cca2022会议投稿”;为方便查看论文录取状态,建议采用大会网站投稿。

四、重要时间

1.论文投稿截止时间:2022531日;

2.论文录用及参会通知发出时间:2022630日前;

3.参会回执截止时间:2022年720日;

4.会议报到时间:2022816日。

五、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云岗西路17号,胡学琼(收),(邮编:100074

联系人:胡学琼,电话010-88538025  18601137932

畅,电话010-68743025  13331119573

会议网站:cca2022.cars.org.cn(首选)

论文投稿电子邮箱:cca_2022@163.com


附件1:论文格式

附件2:保密审查证明模板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2022年324


重要日期

网站缴费截至2023年3月28日

个人及团队银行缴纳截至 2023年03月25日

现场注册报道时间2023年03月30日

主办单位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天津大学